中国:糖与社会——农民、技术和世界市场_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·编译丛刊】(美)穆素洁著;叶篱译,林燊禄校_广东人民出版社_2009PDF课本教材电子书下载

注册登录

中国:糖与社会——农民、技术和世界市场_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·编译丛刊】(美)穆素洁著;叶篱译,林燊禄校_广东人民出版社_2009PDF课本教材电子书下载

格式:pdf
作者:
视频:无
平台服务费:¥5元
下载次数:0次
上传时间:2023-02-27 12:57:07
版权说明:本书籍来源百度网盘,如侵犯你版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!
邮箱:1007690776@qq.com,QQ:1007690776,微信:bookbook66
  • 图书详情

需要其他书籍此网站未展示的,请加微信(bookbook66)咨询。

说明:本站只收集整理市场上难买的绝版书籍,方便科研人员查阅!为保护版权,请在使用后自觉删除。

中国:糖与社会——农民、技术和世界市场_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·编译丛刊】(美)穆素洁著;叶篱译,林燊禄校_广东人民出版社_2009PDF课本教材电子书下载

《中国:糖与社会》在这本内容广泛的著作中,穆素洁就为何在18世纪中叶尚被认为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中国,到了19世纪停滞不前这个基本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答案。

统计表、地图和插图目录

绪论

第一章 消费和需求:国内市场的参数

中国北部甘蔗的发现

唐:制糖业的扩展

宋:城市化和糖的消费

元:朝廷支持下的制糖业

帝国晚期:糖消费的扩张

结论:中国和英国的国内市场

第二章 世界市场:贸易方式的改变

欧洲糖市场和欧洲在亚洲贸易的开始

16世纪东亚贸易

伊比利亚对东亚贸易的影响

糖和丝绸在日本市场的出现

荷兰人出现在亚洲

郑氏集团挑战荷兰东亚贸易的扩张

清朝太平时期与中国海贸

广州糖贸孟买棉:英中贸易的扩张

结论: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亚洲的贸易

第三章 从蔗到糖:制糖的技术

生产糖的后勤工作

唐宋榨蔗的技巧

元和明初甘蔗加工的技术

中国和美洲:革新与同化

明清炼糖技术的发展

社会参数和技术的发展

结论:小生产者的技术选择

第四章 中华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

卑贱的佃户和精英的地主:清以前的广东

17世纪的危机:明清广东的过渡

明清台湾的变迁

清代中国南部的重构:小自耕农的巩固

土地所有权:宗族、家族和村社

土地权和小农所有权的社会影响

政府、地主、士绅和商人:赋税和地租

结论:农民地产变化的限制

第五章 小农经济中的商品化

中国南部的新大陆农作物

清代以前农业商品化的强化

甘蔗栽培的技术

甘蔗的产量

农作物轮作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

商品化农业对资本的需要

地租、赋税和商品化农业

结论:商品化而无专业化

第六章 市场和买方垄断:商业资本、策略和结构

贸易路线和商品

商人等级:公行商人、坐商、经纪人和客商

没有市场经济的市场

商人资本和农业商品化

结论:商业资本和小农产品

第七章 差异的结果:广东和台湾的糖工业

工业革命和蔗糖制造业

鸦片战争后东亚贸易的重建

农民和炼糖厂:19世纪末的广东和世界市场

世界市场和台湾制糖工业的改革

结论:小自耕农经济及其危机

结论

清代变化的多个维度

农民经济和市场

技术与社会

人口和社会生产结构

“内卷化”理论的变异

附录

征引书目

词汇

索引

校后记